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 ABB 通过全栈技术创新与深度本土化布局,正重塑智能制造生态格局。2025 年推出的三大全新机器人系列 ——Lite + 基础型机器人、PoWa 协作机器人及升级款 IRB 1200 工业机器人,凭借 OmniCore™智能控制器的 AI 赋能,实现运行速度提升 25%、能耗降低 20% 的双重突破。依托上海超级工厂 35% 的全球产能贡献及 92% 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,ABB 不仅将产品交付周期缩短至行业领先的 7 天,更以覆盖新能源汽车、医疗研发、电子制造等领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,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注入 "柔性动力"。
技术跃迁:AI 驱动的性能革命
ABB 新一代机器人家族的技术突破集中体现在 OmniCore™控制器的深度集成应用。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,三台 IRB 1300 机器人完成的 "芬达挑战" 再度刷新行业认知 —— 在每秒 1600 毫米的高速运动中,机器人操控玻璃杯实现 0.6 毫米内的路径精度控制,动态稳定性较传统方案提升 40%。这一性能跃升源自控制器搭载的多轴协同 AI 算法,可实时融合多路视觉与力控传感器数据,使电子行业精密装配的定位误差控制在 ±0.01mm 以内。
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 PoWa 协作机器人成为柔性生产标杆。这款工业级协作机器人以 5.8m/s 的运行速度实现同类产品最快节拍,配合无代码编程与外设即插即用设计,从开箱到投产仅需 60 分钟。其采用的模块化谐波减速器通过 15% 的减重设计与≤1 角分的回程间隙控制,完美适配 3C 行业日均 5 万次的高速拾取需求。升级款 IRB 1200 则通过 20% 的减重优化,在保持 ±0.01mm 重复定位精度的同时,将抛光、涂胶等工艺的能效提升 18%。
感知层技术创新同样抢眼。ABB 3D 视觉系统采用蓝色激光抗干扰技术,在高反光金属表面仍保持 0.02mm 测量精度,配合 Force Control 力控模块,使卫浴五金抛光良品率提升至 99.7%。这些技术组合形成的 "感知 - 决策 - 执行" 闭环,正在重新定义精密制造的质量标准。
本土智造:超级工厂的柔性产能
上海超级工厂作为 ABB 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,已形成 6.7 万平方米的全自动化柔性生产能力,承担着 35% 的全球产能输出,在华销售的 90% 以上机器人均产自于此。这座实现 "机器人生产机器人" 的智慧工厂,通过 "上下楼即上下游" 的园区供应链模式,将 IRB 1200 等主力机型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 92%,配件采购成本降低 28%。
本土化优势带来显著的交付韧性。依托 80% 的本地供应商覆盖与 JIT 零库存管理,ABB 将紧急订单响应时间从 14 天压缩至 7 天,IRB 系列机器人整机装配周期缩短至 3 天。在广汽传祺宜昌工厂,由 18 台 ABB 机器人组成的柔性白车身总拼线创造 46 秒的全球最快节拍纪录,较行业主流速度提升 23%,完美适配新能源汽车的高频切换生产需求。这种 "研发在本地、生产在本地、服务在本地" 的全价值链布局,使 ABB 能够快速响应如电池托盘自动化生产线等定制化需求。
绿色转型: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实践
ABB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机器人全生命周期,其科学碳目标获国际科学碳目标倡议(SBTi)核准 —— 到 2030 年将范围一和二碳排放较 2019 年减少 80%,范围三碳排放较 2022 年减少 25%。这一承诺在产品端体现为 OmniCore™控制器 20% 的能耗降低,按年均运行 8000 小时计算,单台机器人年节电达 3200 度;生产端则通过上海工厂 50% 的清洁能源覆盖,实现每年 1300 吨的碳排放削减。
循环经济实践成效显著。ABB 机器人的无铅焊接工艺与可回收铝材应用,使整机材料回收率达 92%,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15 个百分点。在汽车焊装车间试点的机器人再制造计划,通过核心部件检测与性能修复,使伺服系统二次利用率提升至 75%,较新品采购成本降低 40% 且运行稳定性持平。这些实践构建起 "设计节能 - 生产减碳 - 回收再用" 的绿色闭环,为制造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
场景革命:跨行业的柔性渗透
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ABB 机器人已形成全价值链解决方案能力。针对电池轻量化需求,其开发的铝材焊接专用机器人实现电池盒托盘生产线的全自动化,焊接良品率维持在 99.9%;PixelPaint 无过喷技术则将涂料利用率提升至 95%,较传统喷涂减少 30% 的材料浪费。在广汽、宁德时代等企业的生产线上,ABB 机器人通过 46 秒节拍的柔性总拼线与电芯无损搬运方案,支撑起新能源汽车的高效量产。
医疗研发领域的创新应用打破行业边界。与美国德州儿童医院合作的果蝇自动化转移工作站,采用 Yumi 双协作机器人实现无麻醉状态下的生物样本转移,不仅将研究人员 20% 的工作时间解放出来,更避免了麻醉剂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疾病研究的干扰。这套包含条码识别、自动分装的完整系统,开创了生命科学自动化的新范式。
电子制造领域,Lite + 系列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工作站的组合解决方案,使 PCB 板搬运节拍缩短至 0.8 秒,电子元件分拣效率提升 3 倍,错误率控制在 0.01% 以下。针对半导体洁净室环境开发的专用机器人,表面微粒残留量≤0.1μg/cm²,达到 ISO 5 级洁净标准,完美适配芯片封装测试的严苛要求。
生态构建:从设备到认知的自动化跃迁
ABB 正从机器人供应商向智能制造生态构建者转型。其开放的软件平台已接入华为昇腾等 AI 计算资源,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产线预调试时间减少 50%。与思尔特共建的五金行业研发平台,开发的自适应磨抛系统使水龙头加工效率提升 30%,已服务 41 家区域制造企业。这种 "硬件 + 软件 + 服务" 的全栈模式,正在推动智能制造从设备自动化向认知自动化跨越。
ABB 集团机器人和离散自动化事业部总裁安世铭表示:"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,更是创新策源地。" 随着 AI 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,这家企业正以上海超级工厂为枢纽,将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价值,通过全栈创新与本土智造的双轮驱动,引领智能制造进入人机协作的新世代。
了解更多—ABB机器人